客服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  • 15376697963
置顶

疫情让更多人认识了移动厂房这个新型产业

2025-07-16

疫情三年,移动厂房(含方舱医院、PCR 实验室、负压救护车、应急发电方舱等)从“幕后专业设备”跃升为家喻户晓的“抗疫明星”,完成了对新型产业的三次大众科普:

场景破圈——从工业厂房到“救命方舱”
火神山、雷神山 10 天建成,核心正是“钢结构箱体+模块化管线”的移动厂房思路;随后各地在体育场馆、会展中心外快速拼装方舱,让公众第一次直观感受到“工厂预制、现场拼装”的高效,移动厂房由此被贴上“应急基建”标签。

功能破圈——一车即一院、一舱即一厂
移动 PCR 实验室、移动 CT 车、负压救护车在街道、高速口“就地检、就地治”,把原本固定在医院里的诊疗功能前置到社区;移动发电方舱、移动制氧方舱保障了隔离点、疫苗冷库不断电、不断氧。公众发现:移动厂房不仅能“生产物资”,更能“生产服务”。

认知破圈——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
疫情后,广州、深圳等多地把“移动式高端装备”列入“十四五”重点产业链;大量社会资本涌入,使移动厂房从“应急特需”升级为“常备基础设施”,催生了“平急两用”产业园区:平时做高端制造、研学旅游,战时一键切换为医疗或救灾模式。

一句话总结:疫情让公众第一次大规模“看见”并信任移动车间,完成了从“工业设备”到“民生基础设施”的认知跃迁,也为这一新型产业打开了长期、多元的市场空间。